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践行不忘初心誓言 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驻西林县医疗卫生帮扶工作小记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19日 09:52    作者:     来源:     点击:

驻西林县医疗卫生帮扶工作小记

文/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刘琦石

对口帮扶是党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是深圳市罗湖区卫计局和深圳市中医院对口帮扶的定点县。

罗湖区卫计局和深圳市中医院共同协作,计划在2017年至2020年的三年不间断地对两县进行医疗卫生工作的对口帮扶。

我有幸成为第一批专家参加该项目,驻点在西林县帮扶分队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帮扶工作。

第一批医疗队共有队员12人,由罗湖医院集团和市中医院各选派6名专业骨干。12名专家根据驻点所需的专业进行分配,分成每组6人的2支医疗队,分别驻扎在西林县和隆林县,在县医院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

罗湖区卫计局领导与驻西林县医疗帮扶队6名专家合影

我被分配在西林县帮扶医疗队,兼任医疗队队长。西林县驻点医疗队由呼吸科、针灸科、脾胃病科、麻醉科、全科、新生儿护理6名业务骨干组成。2017年10月10日,局领导朱丽桂亲自护送我们到达广西百色,正式进驻西林县驻点,我们6人分别被安排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

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人称“省尾”。全县人口15.5万人,有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90%,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的山区农业小县,没有高速公路、不通铁路,交通极不便利。

西林县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3家公立医院,11所卫生院分布在各乡镇。当地卫计局领导告诉我们县里医生流失严重,本科毕业的医学生考到执业证后就想方设法走了,持有儿科执业证的医生全县只有4个,老百姓有条件的就坐4至5小时汽车颠簸去百色市看病。

我听了陷入深思,改革开放30年,革命老区的百姓还处在缺医少药的环境,我们的到来能为他们做什么?能改变什么?

西林县城全貌

01 坚守一线,了解民情,排除民困

到达儿科后,我立即加入了护理人员各个班次的工作,深入了解科室的护理现状。儿科54张床位,共16 名护士,无独立的新生儿病室,新生儿患者无专组护理,护理模式和儿科患者一样,护士只管完成治疗,所有的生活护理由陪护完成。

针对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依赖陪人自助护理的状况,我每天带头示范如何为新生儿擦浴,如何正确地实施口腔护理、脐部护理,如何根据病情安置患儿体位、早产儿中性环境温度的设定等。

西林地区少数民族居多,百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新生儿家长们冲调奶粉时随意,未得到应有的健康宣教,没有配置婴儿奶粉的标准量勺,配置的奶液达不到标准浓度。我立即自费网购了500个量勺,提供给家长们使用,并耐心地指导如何正确配奶,喂奶。同时使用《新生儿护理登记表》记录患儿进食排泄情况,使新生儿肠内营养得到较规范管理。这些举措获得医护、家属的高度认可,家属依从性提高,自动出院的现象明显减少,使儿科护士长意识到新生儿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护士需回归护理本源。

现每天排一个班落实新生儿基础护理工作。所以改变帮扶单位原有的工作习惯需要专家采用恰当的技巧、方法。按院感管理要求,使用中的温箱的内壁、操作窗及水槽需每日清洁,我找出温箱的消毒技术规范给护长看,和她一起制定出“温箱的日常使用清洁消毒流程和终末消毒流程”,让这项工作得以落实。

刚到科室不久,我就告诉西林医院儿科林主任,有危重病人抢救可随时喊我回来帮忙。10月底,一所乡镇小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50多个小学生陆续送来儿科救治,许多孩子入院不久就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我全程参与抢救工作,每日早出晚归,持续一周余。

针对护理技术力量薄弱,首先需要规范基础护理操作。为规范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关书记支持下,深圳同事及时寄来了筒状弹性绷带,通过示教推广儿科留置针固定方法,使留置时间由原来不到48小时延长至72-96小时,局部敷料处理符合静疗的无菌要求。让西林同事感受到深圳人的实干精神。

我从专科护理角度制定培训计划,每周进行1-2项专题培训,先后培训了新生儿急救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早产儿护理等。

西林县医院新生儿护理工作

在学科建设方面,建立、完善了新生儿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院感日常管理制度,指导护长制定“2018年儿科护士层级培训计划”等。在县医院中层例会上,院领导表扬儿科工作在专家帮扶下进步显著。

在西林县医院进行护理查房

02 完善医疗设施,惠及基层群众

西林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医院的医疗设备缺乏,儿科急救设备不完善,无独立新生儿病室。我向罗湖妇保院党委反映了相关情况,谢院长、关书记高度重视。儿科医生出生的关书记亲自制定儿科急救设备购置方案并督促落实,积极援助急救设备一批,如喉镜、复苏球囊、吸氧头罩等。

我因地制宜,把靠近护士站的三间病室经医院简单装修做成母婴同室的独立新生儿病室、设9张新生儿床位,而后,我院再次资助2万多元,为3间新生儿病室安装空调、配置婴儿床、急救车,罗湖医院集团捐购3台空气消毒机。使病室在冬季达到适宜的温湿度,杜绝了原来经常发生的环境低温导致新生儿硬肿症的现象。改善了新生儿的住院条件。

仪器设备捐赠仪式

03 授之以渔、培养技术人才

12月初,隆林县妇幼保健院在赵玮医生驻点帮扶下开设新生儿病室,开始收治新生儿患者。我受隆林县卫计局委托,赶到隆林县妇幼保健院协助赵玮指导新生儿护理工作,面对新开设的病室,我从桡动脉采血、血气标本的正确采集、新生儿留置胃管、奶液的冲调等专科操作带教做起到新生儿护理文书表格的设计等新生儿护理管理规范、制度一一进行指导。

白天临床带教,每晚对护士进行理论授课连续一周。经短期强化培训,护士专科技能显著提高,能基本满足新生儿病室正常运作。临别时,县妇幼保健院韦院长满怀不舍地说,刘护长,您下个月能否再来10天帮助我们。回西林后,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抽出时间再去隆林县妇幼保健院指导,至今深感内疚。

《右江日报》对集团医疗扶贫队的报道

在隆林县医院儿科,一位33周+的早产儿经口喂养一周,近3日每餐奶后发绀,需吸氧或正压给氧处理,血氧饱和度才恢复正常。护长说,我们都好怕给这个宝宝喂奶啦。我仔细查看病人,患儿反应好,生命体征平稳。查阅病历,患儿感染指标不高,体重增长良好。

我认为发绀原因是患儿吸吮与吞咽动作不协调引起胃食管返流所致,给予护理措施建议:停经口喂养、改鼻饲重力喂养,餐前安抚奶嘴吸吮5分钟锻炼吸吮力,餐后左侧卧位。经以上处理,患儿餐后无发绀。我继续交待至患儿34周再恢复经口喂养。

儿科护士说,通过这个案例的处理,她们在早产儿喂养管理方面得到提高。我结合这个病例,在科内讲授“早产儿护理临床实践”。护士们都受益匪浅。

在隆林县医院为全院护士授课

04 医疗扶贫送健康,义诊活动暖人心

为切实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工作,于11月8 日至25日 ,医疗专家组深入到西林县者夯村、马蚌村、古障村、那劳村、普合村、弄汪村、那佐村、西平村,利用当地圩日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共为群众义诊2135人次,针灸469人次,发放宣教资料2695份。

为加快推进健康扶贫重点任务落实,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我们于2018年1月22日至27日参加由县卫计局、扶贫办开展的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服务活动暨“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冒着严寒到那劳镇、古障镇、那佐苗族乡坝盆村、弄汪村、八达镇坡皿村,进村开展义诊活动与入户(贫困户)义诊相结合,共为群众义诊230人次、针灸3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份,走访入户义诊5户贫困户。

下乡巡回义诊

贫困户“熊小妹”19岁,苗族,因“腹水查因”在县医院内科多次住院诊断不明,需转诊上级医院,内科驻点专家及时向罗湖卫计局反映,希望有资金救助这位贫病交加的女孩。

经多方努力,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伸出援助之手,捐助1万5千多元,熊小妹于12月26日转院到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诊治。谢院长、关书记在百忙工作中亲自打电话了解受资助女孩的治疗效果,彰显罗湖妇幼人的大爱精神。目前,该患者已好转出院。

春节前慰问贫困户熊小妹

05 牵手明天,你我同行

驻点帮扶的4个月里,我参加危重病人抢救 8次,授课培训30余次,为县级医疗机构新增适宜技术 4项,制定6条学科建设和日常工作制度,提出医疗管理意见及建议6条,到乡镇卫生院指导工作4次。

作为医疗队队长,我认真落实各级部门的扶贫工作部署,带领医疗队出色完成扶贫任务。到达当天,和卫计局姜博士一起置办采购生活必须品,安顿好队员们的住宿、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专家们能迅速投入工作。

期间,与帮扶单位领导建立良好沟通协调关系,在县医院医务科的大力支持下,基层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帮扶专家的授课培训,每次培训相关人员到课率80%以上。在当地院领导的直接参与下,我们对相关工作流程的改进得以较快执行落实,医疗管理意见、建议得到充分重视。

我日常主动收集汇总各专家帮扶建议,及时向卫计局领导汇报,在卫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使帮扶资金得到精准使用,集团捐赠的一批仪器设备切实满足当地医院的迫切需要。

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

在帮扶期间我们克服了年龄、家庭生活安排以及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基层医院条件差等各种困难,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现有医疗资源,通过“解决一项医疗急需、新增一个服务项目、开展一次专业培训”等措施,多措并举,开展帮扶工作。

做到政治觉悟高,有大局意识,责任心强,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展示了深圳医务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优质的服务能力与良好的个人风貌。为提升当地卫生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科教科

作者: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刘琦石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