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一名在罗湖医院集团莲塘社康中心的见习生,在见习的第一天,她记下了自己作为全科医生上门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同时表达了对全科医学的理解与感悟。
我来到罗湖医院集团莲塘社康的第一天,是个具有挑战性的日子。雨下得很大,冒着雨跋涉跟着闫安主任、明兰真主任及曾国清老师到居民家进行家庭病床走访,即使衣服都湿了,仍然怀着兴奋而新奇的心情。这一天,也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我选择全科这条职业道路后的一次提前见习,提前了解什么是全科。
这是一位因股骨骨折手术事故而导致右下肢坏死并功能丧失的居民。右下肢残疾,使得他行动不便,心理方面也出现问题。在走访过程中,在闫安主任和病人及其家属交流中,我见识到了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怎样去与居民沟通,怎样去开解,怎样去解释病情,与此同时,也体会到了家庭病床为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像这种行动不便的居民。家庭病床建立之后,居民不需要在自己行动不便的时候还要去医院排队挂号就诊,不用路上奔波,只需要提前预约即可。也让我突然意识到为医者责任的重大,一个小小的失误,有时候毁掉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平稳的生活。
家庭病床的建立除了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便利之外,其实更多的是针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还有长期卧床的患者。现在我们的社会开始出现老龄化,出现了空巢老人。他们的儿女因工作不在身边,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去医院就诊很困难。下午我们就去走访了这样一位儿女都不在身边,只有年迈的妻子照顾的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姓宋(以下称宋叔),82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15年,近期因“受凉”引起感冒,早晨开始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9℃。因为宋叔年级较大,双腿无力而儿女又不在身边,老先生的妻子梁阿姨就到社康中心请求帮助。接到通知后,我们一行人前往家里了解情况。通过询问病史还有体格检查,了解的宋叔基础疾病较多又伴有发热,需住院治疗,因此闫安主任为宋叔积极联系上级医院。但因为医院病床紧张,家属梁阿姨又比较坚持建立家庭病床,所以就为宋叔建立了家庭病床。
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抽血化验及治疗,当晚宋叔的体温开始下降至正常,并且病情稳定下来了。第二天上门查房的时候宋叔的病情已经明显缓解。这样一个家庭病床的建立,既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便利,也为医院缓解了压力。对整个医疗资源进行均衡,对患者和医院都是互利的。
家庭病床只是社区医疗建设的一部分,而这些医疗建设的实施,需要一个拥有全科医生、护士、公卫医生的团队来进行,有时还要连线专科医生参与。而我,在毕业后选择的就业方向就是全科医生。在作出这样的选择之前,我并不了解全科。对于全科,仅仅停留在社区工作的,一般看感冒发烧的一个医生。这是片面而错误的认识,在这一天,我终于了解什么是全科。
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人文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这是查找出来的全科的定义。
其实说白了,全科医学就是以社区里的各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在疾病的早期,当高危因素存在时可以进行疾病预防,尽量做到去除高危因素。例如在一个有着脑梗死家族史的家庭中,对于有着高血压的家庭成员应良好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的出现。当疾病发生后,在专科医生的治疗后病情稳定,那么接下来的维持治疗需要全科医生的跟踪,并且通过健康管理了解患者此次发病的最主要因素,让患者遵从医嘱去除此次发病病因。
例如吸烟,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好多人很难愿意戒烟,即使吸烟导致了疾病的发生。那么全科医生的工作,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逐渐戒烟,去除疾病的病因,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所以,全科医生并不仅仅是治病,他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还需有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来预防疾病发生,还要有营养学科方面知识对患者进行营养及运动指导。
我们常说情绪与疾病发生息息相关的,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圆满状态,所以一个全科医生还需要有社会人文学及心理学方面知识,通过与居民沟通、交流来进行心理开导,争取做到真正的健康。所以全科,并不仅仅是我之前所认为的仅仅是在社区看病的医生,而是为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的进行健康管理。
现在家庭病床只是刚刚开展,也许会走很弯路,也许繁琐,也许会有很大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就像闫安主任说的,这是一件对居民有好处的事情,我们能帮一下就帮一下,特别是老人家、慢性病患者及行动不便的人。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全科医师,也将是我下一个人生阶段的主要目标,虽然通过这短短的一天让我明白了一个全科医生要具备的很多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我想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成长,有一天我也可以成长为能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而不仅仅是学会了治好某一种疾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