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的博格理和杨辉教授引领的“澳洲全科医学风”于5月10日-5月19日第三次登陆罗湖。此次带教为三个主题:CBT、体格检查、临床合理决策,采用课堂授课、临床指导、澳大利亚医生考试样题三种形式展开,晚上穿插科研教学和师资培训,旨在提升全科医生胜任力和培训国际化全科医生。
5月13日,澳洲全科医学学习班进入第二个主题——全科诊疗工作中的体格检查。
医生看病查体在工作中天天上演,诊疗五步走:病史、查体、解释、检查、治疗,病史采集围绕表现的症状、药物、治疗史、既往史、社会史、家族史以及对各个系统的评估等七个方面,中外医生诊疗基本都是这样一个过程。
很多国内的全科医生认为社康中心缺少先进的医疗设备,所以诊疗受限,只能看些感冒发烧的小病,稍大点的问题只能到上级医院去接受各种检查。
然而在国外,全科医生可以解决80%的问题,难道他们的诊所里配备了各种高端的检查仪器?
答案是否定的,在医疗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全科诊室,一般就是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跟尿常规,加上问病史、体格检查,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疾病。
最基本的查体有时不被医生重视,下面我们从基本功练起,对比我们平时的诊疗查体是否规范,你会测量血压吗?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
接下来选用澳洲客观机构化临床考核试题,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现场教学。
主诉为震颤的患者为引子,引出上肢运动系统查体规范。
医生应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从患者的病史中捕捉到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查体,通过查体确定诊断,排除相关鉴别诊断,为患者节省不必要的检查费用。
全科医生面对是整体的人群,看病应该用整体观点来管理,用概率流行病学方法可以推测社区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可以大致判断患者的诊断。腰背痛患者在社区比较常见,80%为良性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帮助诊断。
查体在平素工作是应多加应用练习,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做出最优的决策,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现在的专科医生知道越来越多却又越来越少的知识,全科医生知道越来越少而又越来越多的知识”。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在大型昂贵的设备检查支撑下,误诊率却不算低,由此看来全科医生需要的不是越来越昂贵的检查,而是扎实的、平凡的、不起眼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