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罗湖医院成功举办“消化疾病指南更新解​读暨消化内镜诊治进展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0日 16:10    作者:     来源:     点击:

10月16日下午,省级继教项目“消化疾病指南更新解读暨消化内镜诊治进展研讨会”在罗湖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附一院、南方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的知名消化专家,与深圳市消化界同道就消化系统疾病最新指南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热点、难点、并发症防控等进行了交流。

会议致辞

研讨会由罗湖医院消化内科余细球主任主持并致欢迎辞。深圳市医学会李耀培会长发表了会议致辞,李会长高度肯定了深圳市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成绩,对罗湖消化事业提出高要求并寄予了殷切期望。

01 刘思德:《广州市肠癌筛查策略与实施情况》

会议邀请了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作了《广州市肠癌筛查策略与实施情况》的学术报告。

众所周知,大肠癌是我国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癌症之一, 2014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城市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为 28.25/10 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81%,居第三位;死亡率为 13.27/10万,居第四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大肠癌筛查能够显著降低人群的死亡率,是降低大肠癌疾病负担的重要措施。广州市于2015年将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纳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筛查实践。

刘思德教授对2015年广州市启动的大肠癌筛查项目首轮实施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广州市首轮(2015)筛查对象选择为广州市 65~74 岁常住人口。筛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两次大便潜血的筛查模式。

调查问卷包括居民基本信息、 肠道疾病史、大肠癌家族史等,实验室检查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粪便潜血。 居民完成调查问卷和大便潜血检查后,如结果提示为高危人群需做全结肠镜检查精查结直肠癌。全市参与初筛89694人中初筛阳性18457人,占总人数20.58%。初筛阳性者仅3684人进行了肠镜检查,初筛阳性者肠镜检查率为 17.63%。其中,发现40例恶性肿瘤(即大肠癌),16例为早期病例、24例为中晚期病例。另外,通过本项目发现的进展期腺瘤及早期癌共131例,早诊率为84.52%。这些疾病的早期发现极大的阻断了这些病变将来进展为恶性肠道肿瘤。

02余细球:《大肠癌的机会性筛查策略及病例分享》

作为东道主的罗湖医院消化内科余细球主任作了题为《大肠癌的机会性筛查策略及病例分享》的报告,介绍了目前我国大肠癌筛查的历史与现状、筛查方法与技术方案,同时分享了我院肠镜体检大肠癌机会性筛查情况。

自2014年中旬开始,罗湖区保健办关心辖区内公职人员,将40岁以上人员肠镜纳入体检范畴。迄今为止已完成了5066人次肠镜体检,不到实际应体检人数40%。发现中晚期大肠癌21例,达0.41%。并发现1例多发癌(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三处癌)。其中1937人检出息肉,占38.23%。另外878例检出腺瘤,其中大于2cm腺瘤44例,绒毛状腺瘤85例,大于1cm腺瘤276例,大肠癌早诊率为82.3%。以上检查90%为无痛肠镜,均为出现严重并发症。无痛肠镜的体检进展期腺瘤、肠道早癌的筛出有效的遏制大肠癌发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与广州大肠癌筛查一样,低水平的肠镜依从性需要提高。很多人因为觉得肠镜痛苦、喝泻药麻烦、自己没有肠道症状而放弃肠镜检查,从而也放弃了早日发现大肠癌的机会。

据余细球主任介绍,我们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于2011年制定《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是目前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建议对40~74岁者进行大肠癌筛查。尤其是有便血、消瘦、大肠癌家族史、慢性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人群,更应该主动接受大肠癌筛查。

余细球主任还提到目前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将大肠癌纳入公共卫生项目,进行了全市范围的大规模的免费大肠癌筛查,但作为大肠癌连续五年发病率稳居第二高发肿瘤(肺癌第一)的深圳市,却从来没有发起过大肠癌的筛查。呼吁深圳市的消化专家们推动政府部门早日启动深圳自己本土的大肠癌筛查项目,为广大民众造福。

03 分享交流诊治理念 促进学科发展

会议还邀请了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的张明教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Baveno Ⅵ共识进行了精彩解读,更新了我们对胃食管静脉曲张诊治观念的认识。

来自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的顾红祥教授作了题为《几例困难ERCP的操作体会》的报告,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ERCP病例对ERCP技术的诊治策略及并发症管理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来自国内著名炎症性肠病治疗团队的中山附一院陈白莉教授作了题为《IBD:如何诊断、何时治疗、如何监测及调整》的报告,对难治性IBD的诊治作了重点讲解。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戴炜教授作为深圳市肝病学权威专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新指南进行了精彩解读,为消化内科医生拓宽了肝病管理知识。我院消化内科技术骨干吴进峰博士作了题为《医源性肠道损伤诊治进展》的报告,重点阐述了结肠镜诊疗术后肠穿孔、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诊治策略。

04 刘俊: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学学科发展日新月异

最后,深圳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俊主任对大会作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会议议题丰富,内容精彩纷呈,反响热烈。并指出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学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目前的热点是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但最难的技术仍是ERCP。内镜操作风险防控关乎患者安危,务必引起重视。深圳市消化事业成绩显著,但应注重中青年医师的培养。刘俊主任同时对本次大会的圆满举行表示了祝贺。

本次参会人员近200人,分别为来自省市的消化专家及同仁,还有在罗湖医院实习、见习的同学们,会议学术氛围浓厚,反响良好。

来源:罗湖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