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必看!心内科主任裴晓阳教你分辨冠心病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3日 08:15    作者:     来源:     点击:

深圳某单位一名副局长做了冠状动脉螺旋CT有问题,诊断为冠心病。有一天,他去参加兵乓球比赛,比赛结束后别人都走了,他却突然倒在一家单位的门口,路人拨打120,急救车到场将他拉到医院。

心血管疾病目前是世界头号杀手,是造成全球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罗湖医院集团心内科主任裴晓阳带来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分享。

什么是冠心病?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约2 .9亿人,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2 .7亿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约350万人。心血管疾病占我国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什么叫冠心病?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的。

还有肾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有些人走几步路就出现下肢疼痛了,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缓解,跟心绞痛发作非常类似。

人的动脉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硬化,当重要脏器(心、脑)硬化到梗塞、坏死的时候,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全身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的情况。要尽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早期症状短暂易忽视

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个缓慢发生、发展的过程,可能有人在20多岁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只是没有检查到而已。可以做一个颈动脉超声检查,这是最早期的评估方法。

到三四十多岁,有些人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已经狭窄了。在临床上,我们看到的病人仅仅是冰山一角,好多人得了动脉粥样硬化但没有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小于50%,就是冠动脉粥样硬化,但这个阶段没有症状;狭窄大于50%以上我们叫冠心病,管腔狭窄超过75%可能就有症状,但有些人不在意,因为早期发病症状很短暂,且会自行缓解,一般不会前来医院就诊。很多人都是在斑块破裂以后,血管完全堵塞或者阻塞很严重才来医院就诊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患者说,昨天都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心肌梗死了呢?实际上是没有发现而已。

冠心病的严重后果,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心绞痛发作的时限性一般5-6分钟,有些人2-3分钟,活动时(如走路等)突然出现胸痛或胸闷表现,然后过一会儿缓解了。

如果胸痛剧烈、持续超过15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就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一般胸痛剧烈难以耐受,伴随气促及出冷汗等。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心绞痛不一定痛在心前区,有些病人还表现为上腹痛,还有咽喉痛,牙痛,这些症状部位不典型,但是它的疼痛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跟心绞痛却大致相同。

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

冠心病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的因素。

不可控制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等。如果父亲在45岁以前,或母亲在55岁以前得冠心病,这就称为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冠心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在绝经以前有雌激素保护,冠心病发病率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年龄每增长10岁,发病率增加1-3倍。

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大部分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控制。

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患者这么多,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去量血压?血压要经常反复测量,如果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超过140/9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患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很多人在农村到中风、偏瘫,才知道有高血压。

很多人说血压高点没事,还有人说吃降高血压药对肾脏有损害。要强调一点,高血压本身就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很多病人因为高血压不控制,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我们吃降压药,把血压水平有效控制是保护肾脏功能的。

血压高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为140/90mmHg以下,肾病患者130/80mmHg。控制高血压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另外药物治疗。

高血脂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心梗、脑梗的罪魁祸首,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在体检时有一项指标为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越低越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越高越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最大,因为它把胆固醇从肝脏转移到血管壁,促使胆固醇类物质在血管壁沉积,会导致管腔越狭窄,最后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甘油三酯高对冠心病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低密度脂蛋白那么大。甘油三酯高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应该引起大家高度。所以你看到血脂甘油三酯水平大于5.0的时候,一定要用药物治疗,同时要严格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减肥等。

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呈直线相关。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率越高,而且死亡率也比较高,所以一定要关注胆固醇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可减少2%。

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全球第一。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症,而且并发症非常多。血糖高的时候,有些物质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如果你怀疑有冠心病的倾向,或者是高危人群,一定要测量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

吸烟

一项长达50年的跟踪研究显示,吸烟比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了10年。

吸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尼古丁是成瘾的,但不致癌,但是焦油、一氧化碳危害很大,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吸烟与冠心病发生率直线相关。

戒烟是降低心血管风险最经济的干预方式。

这些危险因素都可以控制

冠心病的因素大部分容易控制,比如吸烟可以戒烟,血脂高可以降血脂,血压高可以降血压,肥胖可以减重,糖尿病可以控制血糖,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疾病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水平。

心肌梗死不可怕,10个心梗9个可以预测,如果有先兆赶快到医院做个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如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就可以了。6个心梗5个可以被预防,如果把上面这些措施做好,如控烟,血糖控制好,血压控制好,血脂控制好,大部分心梗可以预防。美国30年来人均寿命延长6年,其中3.9年归因于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查出问题后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时刻谨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