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台风红色预警、暴雨预警,全市启动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
尽管无情“山竹”来势汹汹,但罗湖政府、社会、医院、民政甚至学校……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台风期间,罗湖的白衣天使依然奋斗在一线,风雨无阻在外救治患者,守护生命。
此次抗风救灾全程,罗湖区卫计系统首次采取了“安置点就近社康派驻”方案,共派出了135名医务人员进驻了辖区各避险安置点,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党员医生冲在最前面,义无反顾,在短短时间内,顶住强风赶到避险安置点。罗湖区区长罗育德为此点赞!这也是“罗湖医改”做强做实基层社康的一次检验。
▲一群活泼而富有激情的年青人——罗湖区中医院急诊科团队
▲9月16日晚8点,翠岭社康医护人员支援水库小学避险安置点,第一时间为居民送医送药,处理伤口。
9月16日台风当天,罗湖所有社康中心均正常开诊,罗湖医院集团社管中心在深领导班子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均下沉到各社康中心,与社康中心医护人员一起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居民的医疗需求。
医护人员不仅仅社康和医院值班待命,还直接进驻了东门街道立新社区人民小学、水库小学等辖区避险安置点,帮助居民测量血压,发放药品,居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翠岭社康中心7名医务人员在台风期间坚守岗位。接到任务后,社康中心立即派出熊礼局医生和姜芳、童传琴护士组成医疗救助组出诊,当时风雨交加道路被堵,医护人员戴上安全头盔,徒步安全到达水库小学避险安置点提供医疗救治服务。
▲根据区卫生计生局的统一部署,刚刚成立不久的“康君社康联合体党支部”,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动员全体社康中心的党员医生,全力以赴抗击强台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派出35名医护人员,分别到13个避险安置点驻守和巡查,为辖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9月16日下午,罗湖社管中心党总支委员、金鹏社康中心主任郑岳同志接到通知有居民受外伤(骨折、出血),需要紧急救治。他立马赶赴,却发现路上被大树压死,车辆不能通行,步行也要2多公里。于是,他提前联系也住在小区内的医生到现场包扎止血。事后,他们与120一起,通过消防车开路,最后,病人得到妥善处理。
9月16日下午2点“120”接到求救电话,一名梧桐山居民被强风吹倒的玻璃窗碎片扎破脚部动脉血管,流血不止,因望桐路交通受阻,120急救车无法进入,梧桐山社康中心的何瑞豪医生顶着强风徒步到居民的家中,及时止血包扎,最后等到救护车送到区中医院治疗,缝针后出院。
9月16日下午4点左右,东门社康中心接到通知,一位70多岁男性居民,全身多处擦伤双手部,右膝部局部出血,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及时安置到人民小学应急站,东门社康中心方卿医生和吴龙艳护士顶着台风徒步出诊给与创口消毒包扎处理。
水库小学避险安置点有一名小孩发高烧,可是金鹏社康距离较远,医生也过不去,这时旁边的市三院东乐社康中心高杨主任接到救援电话,亲自带领医生赶到现场处置。
台风“山竹”期间,罗湖区卫计系统派出的医疗应急救援队伍直到9月16日晚上10点才撤离避险安置点,松泉中学和翠北小学避险安置点的医务人员坚守到9月17日上午。
▲9月15日晚到16日下午14:00,共有8名台风宝宝诞生在罗湖医院,顺产5例,刨宫产3例,其中一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出血量2000多毫升。经多学科协作治疗,母婴平安。为医生的敬业和医技点赞!
▲罗湖区人民医院,患者陆续前来医院,医院门急诊都正常开诊。
▲医生们风雨无阻,照常上班。这也许就是“地球不爆炸,我们不下班”。
▲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康复科医生在台风天正常巡诊。
▲罗湖区人民医院为台风伤者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救治。
▲罗湖疾控中心全力做好灾后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对罗湖区44家应急避险场所安排11人分5组进行巡查,指导做好消毒工作,并给各个避难点送去消毒药一箱、口罩手套若干。同时要求作为避难场所的学校,清除积水,清理蚊子滋生地,预防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