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场深圳35年来的最强台风“山竹”,罗湖医院高度重视,全院职工在院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落实、响应罗湖区委区政府和卫计局的防御台风通知要求,启动防御台风应急预案,成立由院长孙喜琢任组长的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检查和梳理,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安排部署防御台风工作。
医院成立防台风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智慧辖区内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配备相应急救药品和耗材器械,24小时待命;同时成立灾害应急抢险队,组织储备抢险物资,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自身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面对超级台风“山竹”,医院后勤保障部门提前做好水、电、气、电梯、饮食应急措施,孙喜琢院长带队进行防御检查,对院内临时建筑、门窗、绿植、排水系统等进行反复排查、加固。
其中对住院楼顶的分子筛机房进行了重点加固;确保地下室30余处排水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增加应急水泵3台;迁移固定部分室外空调主机6台;拆除门诊大厅及通道悬挂的指示6块、雨棚4.5平方米;搬离楼顶等室外摆放桌椅60余件次;备用瓶装氧气140瓶;储备发电机燃油90升;修剪、支撑绿植苗木39 棵;准备应急防护物品一批(安全帽28顶、雨衣29件、雨靴28双、沙袋170个)全部搬至指定现场;通过微信、张贴等形式向全院及住宅楼发出“防强台风”安全提示。
9月16日,台风到达当天,罗湖医院门诊和急诊正常开诊,医护人员早早到岗为患者服务,预约患者、现场挂号就诊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医疗服务,9月16日当天的门急诊量为774人次。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担心台风影响按时交接班,提前几小时来到科室并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下了班的同事也留下来继续工作,帮助应对因台风增加的外伤患者。从9月16日八点到9月17日八点,急诊科120救护车共计出诊19趟,远远超出日均出诊10趟的中位数。9月16日急诊科全天共计接诊208人次,抢救5人次,留观2人次,全天清创缝合19人次。其中因台风所致受伤患者22人次,重症患者4人次,全部收治入院。
医院住院部医护、药学部、B超、放射科、检验科等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全部正常在岗服务患者,狂风暴雨中,医院就医秩序井然有序。
在“山竹”台风吹袭期间,院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抢险应急队不断接到险情报告,马不停蹄地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共固定被吹开窗户43扇,封堵吹落门窗共4扇;处理脱落天花18处;清理吹入院内的广告牌、树枝等杂物约4.5吨;食堂工作人员为患医务人员、应急抢险人员以及患者、家属提供送餐服务1301人次。
在院党委、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水、电、气、电梯、空调系统运行正常,餐饮供应正常,院内无积水,无人员伤亡。9月16日,共出动应急抢险、餐饮配送人员111人次。
9月17日一早,“山竹”尚有余威,罗湖医院各科室职工克服困难早早出门,提前到院。早晨8:00门诊准时开诊,医生诊室前已有不少患者,住院病房也开始了早教班和查房。
麻醉科、手术室所有人员在台风过后的槽糕路况下,提前30-60分钟从家出发,家住龙华的胡亮亮护士,为避免迟到,早上6:00即出门,大家采用互助搭车的方式全部8点准时到岗。手术室内秩序井然,共开放手术室9间,拟行择期手术28台,截止到上午11点,已行急诊手术2台。择期手术,首台病人在8:20前全部接入手术室,9点手术开台。9:30第一台手术妇一科“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 结束,送麻醉恢复室,10:00安返病房。
孙喜琢院长、林汉群副院长、张天峰副院长及其他班子成员早晨一上班就对院区进行巡查,为台风后恢复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强台风“山竹”再一次检验了罗湖医院的应急能力和抗压能力,在医院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职工为了百姓健康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不计较个人得失,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号召,又一次践行了“关爱、学习、奉献、创新”的办院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