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5月11日,由医务科、护理部、院团委联合组织举办罗湖医院2018年度“心肺复苏”理论及操作技能比赛决赛揭晓,经过8支队伍的激烈角逐,最终风湿免疫科队以97分的高分获得一等奖。
本次CPR 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主要考核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由各科室组建的69支队伍、138名人员参加了本次比赛,参赛队伍分别来自行政后勤系统、医技系统、内科系统及外科系统。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8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CPR理论考核



CPR初赛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决赛聘请了3名外院专家担任评委。参加决赛的队伍需先进行20分钟的理论知识笔试后进行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考核。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与复赛相同,其中机器打分占40%。最终比赛分数为两名队员笔试成绩平均分的30%加上操作评分的70%。实操比赛从环境安全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和呼吸的判断及胸外心脏按压等方面进行评分。参赛选手信心满满,操作流畅。
CPR决赛






决赛合影

最终,风湿免疫科的莫小凤、汪巧玲获得一等奖;骨伤科的杨学军、王海萍,医务部、护理部的董晨、叶小丽获得二等奖;疼痛科的刘丽明、周建芳 ,心胸血管外科的冀瑛、訾晓佳 ,手术室的刘彬彬、胡为岩获得三等奖。赛后,评判们对参赛选手们的表现作出了专业点评,指出选手们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颁奖仪式

林汉群副院长颁发一等奖及评审奖


吴松副院长、熊奕副院长颁发二等奖


赵树鹏主任、余小梅主任、郑晓静副主任颁发三等奖
罗湖医院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升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在院内营造“人人学‘心肺复苏’,个个会‘心肺复苏’”的良好氛围。
一起来学习一下心肺复苏术
1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 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如无反应。
3呼救:来人啊!请帮我打120电话!拿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同时观察有无呼吸,如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非医务人员可忽略)
5松解衣物,理顺肢体,将患者置于硬地板上。
6胸外心脏按压: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部),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以髖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7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如有假牙,取出。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或口对口人工呼吸(捏紧鼻翼,张口包住患者口,缓慢向内吹气,看到胸廓起伏即可)。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看患者是否有反应,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如有AED,可立即使用。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深度5-6 ㎝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
避免过度通气
文:罗医宣、党政办
图:罗医宣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