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她怀孕3月却被迫引产,深圳医生大喊“刀下留人”!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0日 16:07    作者:     来源:     点击:

5月7日,一个来自湖南的视频感动了国人。

在湖南常德,一位怀孕3个多月的孕妈在家做饭时,煤气泄漏燃爆,导致她全身烧伤面积达18%。在医院里,为了不影响胎儿发育,孕妇主动向医生提出,不用止痛药和麻醉药。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一个妈妈为了孩子

可以作出何等的牺牲!

有一些孕妈

本已做好了身为人母的准备

却突然被告知

腹中胎儿畸形,必须引产

那一刻,她的天都要塌了

在深圳,有一位医生,他是孕妈们的最坚强后盾。过去18年,他曾数十次力挽狂澜,如同一位勇敢的侠客,阻止幼小的生命死于“刀”下。

2018年5月3日,他荣获首届“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医生”。

他叫熊奕,今年43岁,是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超声中心的主任医师,胎儿畸形筛查的守护者。

今天我也想讲讲孩子的事儿,不过,我讲的孩子不会哭、不会闹,因为他还在妈妈的肚子里。

大家好,我是熊奕,是一名超声医生。

大家觉得超声医生可能就是玩玩仪器、看看图像,没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事儿。其实不然,作为一个超声医生,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毕竟,一个误判损失的可能就是一条生命,一条还没来到这个世间的生命。

记得去年上半年,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儿。当时,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妈妈来找到我,在我之前,已经有2个三甲医院的医生诊断这个妈妈肚子里的孩子有“心脏畸形”(三房心)。

这个妈妈之前一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了,却被告知“心脏畸形”,在座也有不少妈妈,个中滋味,我想大家都懂。

记得这个妈妈的眼神,那么的忧郁、那么的无神,我知道在她的世界里,天已经塌了。现在我已经记不太清她和我说了什么,但只记得,讲着讲着,她就大声痛哭起来。其实,这个妈妈已经做好了引产的准备,连入院手续都已经办好了,但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我。

我给胎儿进行了详细的超声检查发现,这个胎儿心脏并没有畸形,之前的判断,很可能是外面重叠的伪像。我果断给出结论,胎儿心脏没有畸形。

后来,孩子出生了,果然一切正常!我很高兴,我用专业的判断,抢回了一条小生命。

现在大家觉得我说得很轻松,但当时却是压力山大,毕竟,这是一条生命,如果误诊了,作为医生,我是需要承担责任的。虽然有纠结,但我还是相信,不能为了安全,扼杀一个生命。

“不能为了安全,扼杀一个生命。”,这么多年来,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少。但要能“刀下留人”,需要的是十足的底气。

胎儿的检查和新生儿不同,胎儿隔着母亲的肚子,加上孩子不停在动,而且心脏结构本身就很复杂,这“三座大山”,要求医生能做到“手随心动”。

我从事超声工作18年了,每年诊断几千例胎儿阳性病例,这么多年来,加起来也有数万例了,现在想想,正是这样才炼就了我的“火眼金睛”。

其实,深圳的妈妈们很幸运。在深圳,我们能实现在孕13周的时候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检查,而在其他城市,大多要在20周以后,我们整整领先了一大步。但这一大步并不容易,大家看看自己大拇指的指甲盖,13周的胎儿心脏只有这么一般大小,能够看清楚,对技术要求是很高的,我很庆幸,能够参与其中。

说句实话,做医生并不是我的愿望,一开始我也想学计算机、金融,后来高考不理想,爸妈给我报了医学。但有时命运就是这么巧,阴差阳错中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现在,每当看到患者们在朋友圈晒娃时,看到孩子健健康康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份职业的重量。这个沉甸甸的重量,叫做“生命”。

✎ “老司机”

超声诊断,尤其是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面的“老司机”,每年接受省内外和深圳市会诊病例数百例,每年受全国各地超声学会邀请授课20余次。

✎ “笔杆子”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总影响因子30余分,2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被列为大会发言,参加编写超声专著5部。

✎ “研究猿”

参加二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2003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超声学科能力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妇产学组委员等。

资料来源:共青团深圳市委卫生工作委员会

转载自深圳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