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物品,无意间翻到几页有些泛黄的稿纸,原来是早年间所做的一篇小文《做一名成功的护士》,曾拿它去参加演讲比赛,现在读来仍心中感慨。转眼间已奋斗在临床护理一线二十余年,回首职业生涯,我想说“未忘初心”。值此5.12护士节, 谨以此旧文与护士同伴们共勉。
说起成功人士,人们总是想起有车、有房、穿着名牌服饰的白领一族,成功与护士这个职业似乎不搭界,作为一名护士,我力求在自已的业里做到最好。对我来说,成功意味着:用自已已的双手和才智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病人的痛苦,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当年未脱掉青春稚气的我带着好奇,憧憬和对白衣天使的美好想象走进了卫校大门。洁白的护士服、漂亮的燕尾帽、神圣的听诊器......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顺利完成学业后,我带着饱满的的工作热情走上了工作岗位。每天,踏着轻快的脚步穿越病房,认真细心地做着每一件事,尽自已的最大努力帮助病人減轻痛苦,当我的辛勤汗水换来病人舒心的微笑时,我觉得好满足!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在护理岗位上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三年青春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做着琐碎、平凡、脑力加体力的工作。我逐渐感受到护士的职业非我想象中来去翩翩一尘不染的轻松,而是像灰站娘一样又脏又累,现实早已粉碎了我当初浪漫的想象,看惯了病人忧愁的面容,听惯了痛苦的呻吟,我变得象机器人一样,整天机械地打针发药、执行医嘱、更换被血液,大小便污染的床单。
在学校时,专业老师教我们把脉搏、数呼吸、测体温、学得还挺有兴趣。实际工作中,一个护理班,每天不知要测多少次体温脉搏,好奇心新鲜感早己变成不耐烦,手里拿着体温计去发给病人,耐着性子,“还测什么,我又沒发烧,不用了!”已经有好几位病人用这些话作答复,有的病人甚至未等我开口说话已是一句“不用”来回拒。在病人拒绝,我也厌烦的情況下,渐渐失去了工作热情,每天上班做事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罢了。
偶然的一次,我看到一位曾经住过院的病人专程来医院探他的主管护士,他仍深深感激在住院期间这位前辈同事对他的关心照顾和精心护理。看到这位老师那么受到病人的尊敬,想想自已,碰到一些病人走出病房就如同陌路一般的尴尬场面,我又羡慕又困惑又觉得羞愧,为什么我不能象她一样受到病人的尊敬?为什么我不能象她一样做名成功的护士?我反思自已的工作热情何时消失了。经过一番思想上的自我解剖,我开始改善工作态度,控制不良情绪,向着理想的目标继续努力。
一次,给一个重型颅脑外伤刚刚做了气管切开的昏迷病人吸痰,长长的吸痰管深深地插进气管内,病人出现痛苦表情,剧烈呛咳,四肢颤动,大量的血痰喷涌出来,溅到了我的脸上和洁白的工作服上。病人家属不禁在旁惊叫,阻止着我的操作,“不要抽了,不要抽了,这么多血,他好辛苦啊!"
面对病人家属的不理解,我忍着委屈。吸尽痰液后,我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么多血痰是病人肺挫伤和颅底骨折造成,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痰吸出,轻者会造成肺部感染,重者会使病人缺氧窒息,不利于病人恢复,将来可能会出现很多后遗症。”
病人家属听了我的一席话,又看到我仔细地用纱块擦净病人脸上残留的痰液,而不顾自已脸上衣服上沾染的点点污迹,觉得很不好意思,忙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是这样的,谢谢你!”在以后的治疗护理中,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告诉她一些注意事项和健康指导,她也很主动地配合我,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病人的情况一天天好转,逐渐苏醒过来。那位家属见到我也总是很客气,很热情。
从这件事中,我深深体会到与病人及其家属及时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想想自己也曾有过求医经历,深知医务人员诚挚的匆匆数语,却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信心与鼓励。于是,我开始带着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走进病房、走近病人,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忧虑和痛苦。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病人当成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们,努力地帮他们战胜疾病,尽力地使他们感到舒适,少受一些疾病之外的痛苦。
我要求自已做到:在病人住院时多介绍一句,減少病人的紧张。操作时多说一句,使病人感到舒心。手术前多解释一句,让病人消除恐惧。手术后多安慰一向,让病人感到亲切。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使病人感到温馨。相信我的真诚付出,一定能够得到令人欣慰的结果!
护理学教授袁剑云博士曾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的结合。当我用娴熱的护理技术,真诚的服务,挽救了生命,解除了病人的痛苦赢得了他们信任与尊重时,心中蓦然升起一种自豪的感觉。
我想,这就是作为护士的成功,这就是我们所追寻的南丁格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