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所带来的医疗和养老照料困境日益严重,为促进老年性痴呆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水平、康复、护理、养老照料等产、学、研全面的交流,将老年性痴呆最新理论、理念、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养老照料等方面最新技术、产品尽快用于实际工作,促进老年性痴呆医疗和养老工作的全面融合,改变老年性痴呆基础研究、临床、护理照料以及老年性痴呆相关产业各自分割的局面,在广东省保健协会及罗湖医院集团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将于2017年7月7日在深圳罗湖成立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性痴呆医养融合分会,并于7月8日举办“2017深圳罗湖老年性认知障碍医养融合”论坛。
成立大会时间:2017年7月7日 16:00-21:00
举办论坛时间:2017年7月8日 8:30-17:00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NenadBogdanovic教授、祝捷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ZiadNasreddine教授;台湾大学生命科学所韩玉山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王建枝教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朱飞奇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邹良玉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钟旗博士;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李凌博士;广州市脑科医院聂莎主任护师;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邓杏飞博士
广东省保健协会领导、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性痴呆医养融合分会全体委员。
注:论坛地点均在罗湖区人民医院3号楼16楼学术会议厅
7月8日授予深圳市继续教育2类学分2分(非本学会会员收取继续教育学分50元/人)。
会委员以上300元/3年,会员费100元/3年(含继续教育学分);(现场缴纳现金)
专家:深圳市外专家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费用回原单位报销。市内专家仅安排餐饮(深圳市鸿丰大酒店5楼自助餐)。
(1)住宿地点在深圳市罗湖区鸿丰大酒店(深圳市罗湖区春风路3011号; 地铁九号线向西村站);7月7日会议注册地点在深圳市罗湖区鸿丰大酒店一楼;7月7日用餐地点在深圳市罗湖区鸿丰大酒店5楼自助餐厅;7月7日大会和7月8日论坛地点在罗湖区人民医院3号楼16楼学术会议厅;
(2)至少提前十分钟到达活动现场,不得迟到、早退;
(4)有任何问题可咨询:深圳市罗湖医院神经内科邱国真(15607608881)、许春燕(18575541194)、沈康(13691561395)
祝捷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世界神经免疫学会、瑞典医学会、美国医学会等会员。担任英国医学化学杂志客座主编,美国自身免疫杂志编委,美国神经免疫杂志、美国神经科学杂志等客座编委。任美国NIH,欧盟,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会,瑞士、西班牙、中国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点项目评委,长江学者评委,欧洲和美国神经病学及老年病学高级顾问。1998年获世界神经免疫学会Teva Marion奖,200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免疫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发表SCI收录的研究型论文100余篇。
Nenad Bogdanovic 教授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院教授,奥斯陆大学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专长为痴呆的神经病理改变,AD和MCI磁共振和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的临床影像学。
Ziad Nasreddine 教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痴呆量表MoCA量表创始人,MoCA量表被翻译成为65种语言,被超过200国家和地区使用。曾获Arista-Sunlife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加拿大多个临床研究。
韩玉山教授

台湾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博士,博硕士研究生导师。任教普通生物学、水生生物学技术、动物组织学等课程。专长抗病毒药物研发。曾担任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药研组博士后研究员,从事抗SARS药物研发。目前主持科技部、农委会与台湾大学课题3项,已发表SCI论文43篇,获科技部2013年度「优秀年轻学者及杰出学者养成计划」。担任《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Naturwissenschaften》、《Pacific Science》、《Taiwania、Taiwan Journal of Biodiversity》、《Zoological Studies》审稿专家。
王建枝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者,教育神经系统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创新团队牵头人、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负责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科技大学兼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理生理学系主任、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老年性痴呆科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等。
朱飞奇博士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博士,汕头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罗湖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老年性认知障碍病房主任。曾担任广东韶关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6年,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和韶关市科委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8篇,国内核心医学期刊论文50余篇,获韶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卫计委脑防委全国脑卒中防治优秀论文司南奖二等奖和优秀奖,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香港健康和食品研究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再生杂志》《病理与临床》杂志审稿专家。
邹良玉博士

主任医师,香港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现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学会秘书,中国卒中学会青年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及评审专家,于SCI收录期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擅长:脑血管病,痴呆,头痛,睡眠障碍
钟旗博士

主治医师,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系,临床受训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神经内科;2016年作为深圳市“临床实用型人才”引进,加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要学术方向为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认知障碍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JBC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英文SCI论文5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率30次以上。参与设计和建设深圳市“卒中中心网络”和深圳市急救120“溶栓地图”的制定。兼任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理事;深圳市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英文官方杂志SVN的审稿人。
李凌博士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硕士/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张振馨教授;曾作为主要完成人,《全国性多中心双盲对照的帕金森病临床药物实验: 普拉克索缓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研究, 罗替高汀贴剂治疗早期和严重帕金森病研究, 雷沙吉兰联合治疗严重帕金森病临床研究》,《全国性多中心双盲对照的利斯的明贴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药物试验》,《亚洲前瞻性纵向评价中国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量表和生物标记物的疾病进展的研究,及阿尔茨海默病亚洲多中心随访研究及中文心理量表有效性评价研究》和《国家863课题阿尔茨海默病与镁关系的研究》,参与《我国七城市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药物治疗和运动并发症调查研究》。在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BMC Research Notes、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聂莎副主任

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副主任护师。广东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26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教学和管理经验,擅长老年精神疾病及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的护理,曾获广州市南丁格尔杯奖。主持省级及市级课题各一项,参编著作一部,撰写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改良性电抽搐治疗耐受性的观察”、“3R强化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十余篇论文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
邓杏飞博士

广东国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广东医学院医学学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上海交大新华儿童医院主治医师,McGill(麦基尔)大学药理治疗学博士(Ph.D.),美国加州大学(UCSF)博士后。历任Agilent Technologies高级研究员,从事生物芯片(DNA Microarray)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s)产品开发和应用,开发了Agilent第一个临床诊断产品;Verinata/Artemis Health Inc研发总监/副总裁,开发无创产前基因诊断 (NIPD)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 Life Tech / Ion Torrent研发副总监,从事开发下一代半导体芯片基因测序平台 (NGS,Ion PGM)试剂研究开发;曾任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NGS首席科学家,研究开发基于NGS技术的遗传病产前筛查/诊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