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11日,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罗湖医院)妇产科潘宏信医生经深圳市卫计委选拔赴美国波士顿,与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学者一起,参加哈佛医学院全球临床学者培训项目(GCSRT)国际班课程结业研习培训暨结业典礼。 以下就是小潘医生的学习感悟~~
哈佛医学院全球临床学者培训项目(GCSRT)是面向全球的以国际临床研究培训为核心的高端课程,学员遴选要求严格,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准,以保证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体会和收获。
授课专家不仅来自于哈佛医学院系统的医院,而且还邀请了哈佛商学院的知名教授、《新英格兰杂志》主编以及相关领域的知名教授。哈佛医学院系统的医院几乎个个是世界知名的医院,产生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MGH(麻省总院)是其中最负盛名者,拥有闻名全球的五大多学科医疗中心(癌症中心、心脏中心、消化中心、移植中心和血管中心),BWH(布列根和妇女医院)是接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经费支持最多的机构,波士顿儿童医院则是全美最好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
课程设计科学,内容丰富,从临床课题设计及开展、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数据分析、文章撰写及发表,到科研伦理及安全等多方面提升临床研究者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哈佛医学院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6月是波士顿的毕业季,毕业典礼起源于中世纪,是大学正式向符合条件的学术颁发证书的年度仪式,这种传统延续至今。毕业典礼作为整个课程的终点仪式, 大学也会通过这个机会向学员传递重要的信息,因此每年毕业季重量级嘉宾的毕业演讲都会成为全球瞩目及热议的话题,哈佛也不例外。GCSRT毕业典礼暨证书颁发仪式在哈佛医学院新研究大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毕业学员正装出席,并有学员携亲友共同参加典礼。
哈佛医学院对外教育总管David H. Roberts教授在主旨演讲
课程主管Ajay K Singh教授祝贺大家通过严格的考核程序并顺利毕业,希望学员们利用在课程中所学理念、知识与技能,投入到高水平临床研究实践中去。哈佛医学院对外教育总管David H. Roberts教授在主旨演讲中勉励全体毕业学员秉承哈佛学术传统,以及贯穿始终的团队协作精神,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研究引领者。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对人的交际能力极为看重,从本次课程的设计也充分体现这一点。课程学员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课程要求不同专业背景和国家的学员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定的任务并选出代表进行演讲比赛,如何在短时间与不同背景的学者建立联系并且远程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项挑战。不仅如此,在课程培训中还鼓励学员互相认识和交流,现场培训的茶歇时间是重要的交际时间,大部分学员都会主动和陌生学员交流。
拜访波士顿儿童医院妇科主任、《青少年妇科》主编Laufer Marc教授并获赠著作
毕业晚宴是毕业活动中重要的组成,要求学员盛装出席,是展现个人气质,锻炼社交能力的重要活动。哈佛俱乐部是哈佛大学校友举行社交活动的官方场所。本次课程毕业晚宴安排在哈佛俱乐部。晚宴前有短暂的大厅酒会,学员们会带上亲友向同学介绍并互相交流。在如此正式而国际化的场合参加毕业晚宴,是许多学员的人生新体验,浓浓的美国传统精英式氛围让大家感受颇深。
临床研究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认为开展临床研究有四个战略意义:提高医疗水平的核心,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科梯队建设的基础,出成果、出人才的途径。如何培养年轻医生,罗湖医院罗光楠教授有他的心得:“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世界眼光、博爱情怀”这是罗光楠教授对年轻医生的期盼,“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跨越太平洋才能不畏路途艰险”这是罗光楠教授对年轻医生的鼓励。感谢深圳市卫计委的选拔派遣以及罗湖医院的支持和培养。哈佛之行,虽然短暂,但会永记心中,课程的毕业意味着新的扬帆起点,临床研究之路将在哈佛理念的助推下不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