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关键是做好居民健康管理。”“单靠卫生计生部门和罗湖医院集团孤军奋战是肯定不行,需要区委、区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统筹各方资源,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健康管理机制,将健康管理融入所有政策,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坚持共建共享。”罗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守睿在6月16日召开的健康促进暨家庭医生签约现场会上说。
今天上午,罗湖区各街道办、社区工作站和卫生、宣传、民政、教育、租赁、城管等多个部门负责人200多人在莲塘街道办召开现场会,一起探讨研究如何进一步建设健康罗湖,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罗湖区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卓丽主持会议。由政府联合多部门、统筹辖区各方资源全力促进居民健康管理,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院长介绍如何通过医改让罗湖居民更加健康
莲塘街道办叶爱权书记介绍建设健康莲塘的工作经验

健康促进员代表程世斌分享工作体会

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正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2015年8月,罗湖区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医改目标,整合区属公立医疗资源建立紧密型罗湖医院集团,在三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是转变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从“保疾病”到“保健康”的改变。
二是转变办医方向,医院从“重医疗”到“重健康管理”。
三是转变居民就医习惯,居民从不接受社康中心到愿意到社康中心就医。
罗湖医改一直践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的理念,“居民健康”成为核心利益导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高度认可。目前医院集团已组建300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13项基本服务和13项个性化服务,全方位多维度的家庭医生服务广受辖区居民欢迎,居民家中就像多了一位学医的家人。目前罗湖区已签约家庭医生人数达到50万。
随着签约人数越来越多,对全科医生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但由于全科医生人数有限,居民的健康管理不能单靠卫计部门和医务人员,需要区委、区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统筹各方资源,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健康管理机制,将健康管理融入所有政策,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坚持共建共享。
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守睿对全区健康促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01 第一,要强化宣传教育。做到随处可见的宣传效果。
① 每个街道要充分利用街道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和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每个街道要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民健康素养宣传走廊,每个社区工作站、每个小区要有宣传专栏。
② 每个街道、社区和学校要组织健康讲座,由罗湖医院集团派健康讲师,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素养66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科普知识,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③ 教育局和卫计局要加强学校、幼儿园公共卫生工作,整合疾控、慢病、妇幼资源,就近与社康中心联动,由社康医护人员参与和指导园医晨检,加强对发热儿童的筛查,组织和教育规范洗手,减低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
02 第二,要强化信息共享。要求能做到统一信息入口,一次上门收齐信息。
区租赁局和街道办事处将全区1135名网格员和166名计生专干工作重新梳理,将健康知识培训和居民健康信息收集纳进网格员和计生专干工作目标中,将网格员和计生专干培养成健康促进员(健康管理师),计生专干兼职健康专干,就近编入社康中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统筹区全人口管理系统的人口信息要与社康中心的健康档案系统对接,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03 第三,强化机制建立。要求先做到街道和社区工作站员工有自己家庭医生。
① 在全区推广东门街道办事处与东门社康中心“双挂职”做法,即街道办事处民生事务部副主任挂职社康中心副主任,社康中心主任挂职民生事务部副主任或社区工作站或居委会副主任(或委员),能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② 各街道和社区工作站主要负责同志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头签约,做到街道和社区工作站员工都有自己家庭医生。
③ 区民政局和区卫生计生局要统筹,在有条件街道,建设医养融合中心,梳理全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要将健康街道建设纳进街道和社区综合目标管理中。各街道要动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积极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只有转变每一位居民的健康理念,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家庭医生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建立由社康中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基本医疗,协助签约居民实行预约首诊和双向转诊服务,才能真正做到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目标。今年年底,健康宣传栏的普及率、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指标将进行双考核,既考核社康中心,也要考核街道和社区工作站。
莲塘街道办的领导高度重视辖区居民的健康,2016年以来,莲塘街道为推进“家庭医生”和“医养融合”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的积极作用,联合深圳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罗湖医院集团对莲塘街道115名社区网格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健康促进、宣教、沟通等理论和实操知识。让社区网格员变身“健康促进员”。社区网格员利用熟悉社区的优势,科学合理的知道社区居民就医流程,引导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网格员成为莲塘辖区内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社区家庭健康促进工作的密切联络人员,社区居民、家庭的健康促进者,让居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街道办与辖区社康服务中心一起探索建立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全科团队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形态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人群开展巡回诊疗、家庭病床、健康保健咨询等综合健康服务,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坐堂行医”向“送医上门”转变。去年,在鹏兴社区设置了家庭医生巡诊服务点,仙湖社康每周定期有医生团队驻点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诊治、慢病筛查工作,运行一年多来,深受居民百姓欢迎,使居民享受到了更为便捷的家庭医生服务。
目前莲塘辖区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6个,累计进社区服务1196人次,举办健康教育32场,筛查慢病并进行专案管理65人。建立家庭病床65张,为高龄老人安装防摔倒扶手72户,为辖区25户苔花家庭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及周期性体检服务,组织辖区65岁老人体检785人次,免费为老人接种流感、肺炎疫苗1860人次,开展癌症早期筛查328人。二是引导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鹏兴花园设置健康步道,在外来劳务工饭堂成立健康学堂,定期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职业病防治教育等活动,保障了外来劳务工健康基本需求。
程世斌是莲塘街道畔山社区网格站副站长,同时也是一名健促员。今年三月的一天,在畔山花园小区内,程世斌发现了一名因中风右侧部分偏瘫的男性住户正在拄着拐杖靠在花台旁抽烟,这引起了程世斌的注意。作为一名网格员,程世斌刚刚在去年参加了健康促进员的培训并获得了合格证书,他深知吸烟对病人的危害,于是程世斌主动上前与该男子沟通,才发现男子是因偏瘫缘故,引起思想情绪才想“抽两口”。程世斌干脆坐了下来与男子攀谈,耐心向男子分析了吸烟的危害,并引导男子通过肢体锻炼恢复健康的信心。后来,程世斌时常看到该男子开始在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上做一些恢复性的运动,他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以前我觉得这或许叫‘多管闲事’,但如今,这些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的都是不平凡的事情。”程世斌谈到,自从网格员有了“健康促进员”的新名字后,他们开始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为居民开展基础的健康促进工作,走进社区,积极与居民沟通,提醒健康饮食,引导签约家庭医生,介绍就近的社康中心等,同时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并为每一户居民完成《罗湖家庭健康账单》的信息采集,经过整理,交由健康促进统计员,将信息录入系统,至此,通过他们收集到的社区内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基础信息,让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居民提供精准的健康指引和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