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表明,有10%的病人入院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每年非正常死亡的比例也与用药不当有很大关联,而药物试验由于伦理等关系往往排除老年群体,其实这种现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在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必须谨慎细心。
1.例如菠菜和胺碘酮,两者结合起来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诊治疾病时应询问病人是否服用中成药、特殊食物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保健,开始服用保健品,这与药物是否会产生相互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2.老龄人对药物的反应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用药时应格外注意这一点。例如一位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第一次使用二甲双胍时,血糖降低不明显,此时如果我们盲目加药,这很容易造成药物浓度叠加,反而会导致夜间低血糖。因此作为一个医生,合理用药是基本要求。
但是,在我们身边,目前存在这样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老年患者由于一时症状好转或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无明显改善等原因依从性变得很差。对于依从性差的老年患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88岁的阿婆Lis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系统疾病,各个专科医生为其对症治疗,开出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倍他洛克、维拉帕米、辛伐他丁、安定。
在专科医生的角度,这些药物都是符合专科诊治的,但是作为全科医生的我们,必须权衡患者的综合情况,懂得孰轻孰重,在药理实验中,辛伐他丁与维拉帕米互相拮抗,因此治疗过程中辛伐他丁可以省去。症状好转后,阿婆的睡眠问题得以改善,原则上安定的有效周期最长至一个月,但是此时阿婆对安定已经产生心理依赖,没有安定阿婆便无法入睡,考虑阿婆的实际情况,一名全科医生是不会即刻停掉安定的。这便是全科医学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的魅力所在!
我国人口目前已呈现老龄化趋势,作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在未来的从医道路中,我们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更应该根据老年患者的综合情况,给他们用药时应当小心、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