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2017年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 孙喜琢院长会上发言介绍罗湖医改经验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7日 17:30    作者:     来源:     点击:

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主题做了经验发言交流,介绍罗湖医改经验。孙喜琢院长的发言全文如下:

以基层为重点 以健康为中心

努力构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

(2017年1月)

2015年8月,我们以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为纽带,以建立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奖励”机制为核心,以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努力构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实现居民(患者)、医院(医生)、社保、政府的利益一致。

一、以集团化改革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将区属5家公立医院和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成理事会领导下唯一法人代表的医院集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成立检验、放射等6个资源共享中心,人事、财务等6个行政管理中心,降低运营成本。错位配置集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实现分工、协作、联动,推进医院-社区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打通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通道,构建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的完整服务链条。

二、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预防为主、分级诊疗

改革医疗保险费用管理方式,实行“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即以上一年度家庭医生签约参保人医保基金记账总额为基数,年度清算时,若签约参保人本年度实际发生的医保基金记账总额小于上一年度记账总额,结余全部支付给罗湖医院集团。以此推动医院从单纯的疾病治疗机构向健康促进组织转变,主动做好分级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让签约参保人少得病、少得大病,实现医患、医保三方利益和目标趋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了医保转向健保,促进了利益导向的改变,真正实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局面,分级诊疗水到渠成。

为实现改革目标,罗湖区免费实施了健康少年行动计划,老人家庭防跌倒工程,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首席专家制,对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肝癌、胃肠癌等进行早期筛查,追求让辖区居民不得晚期癌症的终极目标。

三、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改革后,对集团医院的89名专科医生进行全科转岗培训,将街道、社区的112名计生专干和网格管理员培训转型为健康促进员,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了30名优秀全科医生,同时鼓励集团专科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工作室、参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定了家庭医生服务规程和标准,组建了29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万人口配置3名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用药指导、健康促进、网络药师、社区临床药师、预防保健、家庭病床、社区康复、医养融合等多项服务。设立了全科医学部和全科医学教研室,负责统筹协调双向转诊工作,将专科号源优先配置给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其上转的签约居民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开发了“健康罗湖APP”,对签约居民进行全流程、全天候管理。

改革一年多来,罗湖医院集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沉的医务人员增加35%,集团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量同比增长94.6%,达到155万;辖区基本医保参保人在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量占比由51.47%上升至60.3%,在集团医院的诊疗量占比由48.53%下降至39.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由8.8万人增加至46万多人,辖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47.4%。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30%。

作者:罗医宣 (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