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2016年度)”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大健康、大融合、大发展”为主题,特别关注医疗改革、医药政策、分级诊疗、慢病防控、健康成市、养老产业、健康管理等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关注的重大议题,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院长应邀参会交流。
孙喜琢院长应邀参加“分级诊疗:困境与破局”专题论坛,与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室主任赵琨共同就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和如何突破分级诊疗实施困境等问题展开讨论。
11月14日,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座谈会,北京医院院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益新院士介绍的罗湖“医共体”模式获得李克强总理的肯定。孙院长在论坛上就罗湖“医共体”模式如何推进分级诊疗做出了分享,“医共体”模式有三个要素,第一是要把区域内的人财物等医疗资源完全整合统一,形成只有一个法人代表的一体化组织;第二,“医共体”模式下的资源整合必须是纵向的彻底的整合,“医共体”中既有大医院,也要有基层医疗机构,罗湖医院集团就包括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第三,中国医改之路千万条,但方向只有一个,就是人们是否健康,所以“医共体”一体化资源整合也必须以保障区域内居民健康为目标。
孙喜琢院长表示,罗湖“医共体”模式的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通过做实做强社康中心来保障区域内居民健康,通过在社康中心成立专科医生工作室、引进国内外优秀全科医生、将街道社区计生专干、网格员转变成健促员、建立导向性补贴政策等措施破解基层缺医的难题。与此同时,罗湖“医共体”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转变办医导向,居民越健康、越少生病,医生的收入就越高,按这个模式继续发展下去,分级诊疗自然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