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继续刮起,10月20日一大早阳光非常明媚,澳大利亚博戈里教授和杨辉教授来到罗湖医院集团金鹏社康中心,一共接诊了3位产后抑郁+1位广泛焦虑状态的患者。下午对产后抑郁这个主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讨。
产后抑郁是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博戈理教授问诊中很好的运用同理心的技巧,恰当地打开话匣子,揭开了隐藏在患者面具下的真相。
产后抑郁经常不被人们关注,国内产后抑郁症报道的发病率7-20%,有70-80%的产妇会焦虑,情绪低落的经历,我们称它为产后忧郁,发生在产后2-3天,一般10天会自行消失。如果抑郁忧郁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则直接影响母婴的健康,儿童的发育。产妇生产后要面对照顾孩子出现的很多不确定性问题,长时间睡眠剥夺,引发家庭矛盾等,容易使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更严重者会出现自杀意念,或者伤他的行为。在接诊的三位产后抑郁妈妈中,有文化层次较高的白领精英,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妈妈,她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博戈里教授告诉妈妈们,产后抑郁症是非常常见的,在6--7个妈妈中就有一个,产后抑郁是可以治好的,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激发妈妈们自我管理,超越抑郁妈妈们完全可以做的到。
教学过程中博戈里教授告诉全科医生如何更好的识别产后抑郁的患者,比如产妇出现了反复哭泣,有自杀倾向时应该及时转诊。应该管理病人的期望值,诚实的告知患者全科医生不是神仙,不是哈利波特,不是什么都能够做到,会有很多医生帮助你。认识心理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大家一起努力,自己感觉出现问题及时找全科医生,当全科医生不能解决不了的时候会帮助患者及时转诊。
在应对问题方面,伯格理教授告诉患者如何应对,比如:如果出现自残和伤他行为等危险行为时,产妇应该把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后去另外一个房间发泄情绪,避免做出对孩子的伤害行为。在与家人沟通方面建议:让彼此学会倾听对方的诉说。患者的家庭支持非常重要,除了关注产妇本身,还要很好的理解到社会因素。
在问诊过程中,我们有一位广泛焦虑症状的患者20年来反复多汗乏力,尝试过多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躯体方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博戈里教授与杨辉教授巧妙的询问了患者的性史,了解患者真正担忧,多年的问题得到正视,经过合理的解释,患者释然了,患者躯体症状立马减轻了一半。从两位教授的问诊技巧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询问患者那些难以启齿的问题。
当天下午对产后抑郁进行了研讨,教授结合上午看诊病例生动的告诉我们什么是产后抑郁,与产后忧郁的区别。在我们工作中如何去识别产后抑郁的患者,在管理产后抑郁的产妇中,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能做什么?全科医生跟护士针对我们目前的工作现状讨论如何更好的开展产后访视工作,及早发现抑郁产妇,全科医生应具备怎样的技能去管理好产妇。在面对产后抑郁的患者时如何运用心理治疗的技巧,如认知行为疗法,慢呼吸疗法。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药物治疗,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在预防产后抑郁方面两位教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注管理好爸爸,爸爸也会有抑郁,同样需要被关心,被理解。在产前的孕妇,产后忧郁阶段的产妇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早寻求帮助。
产后抑郁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全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许你问诊中多问的一句话,能够及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挽救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