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孙喜琢院长应邀参加“健康保险发展与服务研讨会”,并做了题为《以居民健康管理为核心,探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突破性改革》的报告。
”

孙院长指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出现一个怪圈:医院建得越大、越多,消耗的医疗资源越多,医疗费用支出越来越多,医疗保险基金压力越来越大,居民看病越难、越贵。究其原因有很多,原因之一是,现有医疗保险体系以保住院、保治疗为主,在此导向下,医院收治的患者越多,运营状况越好、消耗的医疗保险基金越多,而居民个人则希望没有疾病、身体健康,这样医疗服务供方与需方之间的愿望是矛盾的、是不一致的。

“那么,是否能设计出让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利益趋同的医保支付方式?可以的!”孙院长肯定地回答,“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卫计委和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建立‘总额管理、结余奖励’的医保支付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险由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居民越健康,医疗机构获益越多,居民与医疗机构的愿望也就趋同了。”

最后,孙院长呼吁:希望商业保险在保大病、保治疗之外,能够以“国人少生病、身体健康”为目标,携手开发以保健康为核心的险种:参保居民越健康,保险公司给居民的支持越大,给医院的支持越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罗湖区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高于深圳市的平均水平,高于香港的平均水平。
孙院长精彩的演讲,成为研讨会最后一个访谈环节的主要焦点,与会人员对罗湖区的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很多领导、嘉宾、学者都希望有机会进一步学习罗湖的经验。
广东保监局副局长刘学生,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局长阙广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副处长张艳纯等领导参见了本次研讨会。
(罗湖医院集团宫芳芳供稿)